草長鶯飛,又到南方農忙季節。
農忙季節,要搶收搶播。去年秸稈焚燒造成的大范圍空氣污染讓人們記憶猶新。
是把秸稈從地里弄出來,還是一燒了之?
“不需花費人力財力收割、運輸,也不用燒,用一種腐熟劑就可以使秸稈就地變廢為寶?!崩檄h保邢漢文興奮地告訴記者,利用現代微生物技術轉化畜禽糞便生產腐熟劑處理麥稈、油菜稈,為解決秸稈焚燒造成大氣污染的難題找到了一個好方法。
邢漢文是武漢市環保局自然生態處處長,他剛從黃陂區農村回來,皮鞋、褲管粘滿泥土。自去年以來,為了處理農作物秸稈,減少焚燒污染,他跟農業技術推廣站的科技人員三天兩頭往實驗田跑。
在黃陂開隆牧場,老邢帶著記者目睹了這種腐熟劑的生產過程。武漢市瑞澤園公司的員工用奶牛場的牛糞腐熟后作為母體,再篩選枯草芽孢桿菌、黑曲霉菌、釀酒酵母菌等菌種組合成生物菌群,一起發酵,待徹底腐熟后便變成了腐熟劑。
農戶將其撒到田里地里,農作物秸稈中的有機成分便快速分解和腐化,轉變成易于作物吸收和利用的肥料,就地制肥、還田,方便快捷,省時省工。
小李是江夏區水稻秸稈還田實驗田的戶主,他家去年用的是這種腐熟劑,不到10天,稻稈茬就爛了,不影響晚稻插播。他還算了筆賬,用兩公斤腐熟劑處理一畝早稻稻稈只需15元,節省化肥投入50元。田里肥力足了,晚稻還比往年增產近一成。
瑞澤園公司投資800萬元,建成生物有機肥和秸稈腐熟劑生產基地,消化開隆牧場的奶牛糞便。每年可產5萬噸優質有機物原料及腐熟劑等復合微生物肥料。
2012年6月,武漢市土壤肥料站選用的瑞澤園秸稈腐熟劑產品,在全市6個遠城區的水稻、油菜、玉米、小麥等不同的農作物秸稈中分別進行試驗,取得成功,并在全市農村廣泛推廣使用。
武漢市兩型農業建設辦公室調查的數據表明,秸稈腐熟還田可減量施用化肥25%,使下茬作物單產平均提高9%以上。同時,可大大緩解因焚燒秸稈造成的大氣及農業面源污染。為全市秸稈還田打下了基礎。以傳統糧油作物種植大區黃陂區為例,80萬畝水田、旱地使用秸稈腐熟劑,就地生產有機肥35萬噸,每畝平均增產5%,年可節本增效2.98億元。